首页  技术文章  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SLM)产生全息图的GS算法范例

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SLM)产生全息图的GS算法范例

发布时间:2020-05-15 11:18:25 浏览量:5711 作者:Paul

摘要

GS算法(Gerchberg-Saxton algorithm)是一种迭代方法,当输入和输出端的各自光强分布已知时,可以通过光学传播函数,例如

傅里叶变化,来恢复光束的相位分布。


正文



一束激光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相位,另一部分是光斑光强分布,他们是相互关联的,可以通过改变光束的相位部分,对光斑进行

整形。上述GS算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主要分为四步

1.假设入射光斑是均匀光强,相位因为是未知的,可以用一个随机相位替代,或者通过Target Intensity的IFFT变化求得

2.然后经过FFT变化后,得到的是焦距是的光斑分布,光强与Target Intensity比较近似,但是不够理想

3.替换上述步骤的光强分布,保留相位分布,得到新的一束激光

4.经过IFFT变化后保留光斑的相位,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相位


通过上述步骤的反复迭代,会不断改善Approximation to target intensity的光斑。


Matlab代码参考:

%% 数据初始化

pic = 'test.jpg';           % 输入图片

file = 'phase.bmp';         % 图片保存位置

num = 1000;                 % GS迭代次数


%% 读取图片 

im = imread(pic);       

im = rgb2gray(im);

im = im2double(im);


%% GS算法

im = mat2gray(im);

light = gpuArray(im);               % 加入CUDA,提高计算速度

light = ifft2(light);               % 计算初始相位


for n = 1:num

    phase = angle(light);

    light  = 1.*exp(1i*phase);      % 1. 均匀光强入射光

    light = fft2(light);            % 2. 聚焦面上的光强

    phase = angle(light);    

    light = im.*exp(1i*phase);      % 3. 理想光斑替换

    light = ifft2(light);           % 4. 傅里叶逆运算

end


% 均匀光入射后再做一次傅里叶变化

phase = angle(light);

light  = 1.*exp(1i*phase);

light = fft2(light);

intensity = mat2gray(abs(light));

imshow(intensity);


%% 保存相位图

phase = gather(phase);              % 将phase返回到内存中

imwrite(mat2gray(phase), file)


备注:

1. CUDA可以提高运算的速度,例如上述过程,当上述1000此循环,没有CUDA的时候,循环过程保持在8秒以上,当启用CUDA后,一般在1.1秒左右。

2. 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恢复后的光强越来越清晰

3.通过对比原始图和经过迭代后的图片,可以判断观察后图片的恢复程度


您可以通过我们的官方网站了解更多的产品信息,或直接来电咨询4006-888-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