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全部
高性价比!高速像增强型相机(ICCD、ICMOS)
像增强型CMOS相机 - TRiCAM
高速荧光寿命显微成像系统 - LIFA
显微镜LED白光光源/固态光源
高速荧光寿命成像相机/FLIM相机
多通道LED光源/固态多色光源
高功率光纤耦合LED光源
双光子/三光子荧光显微成像专用空间光调制器
便携式FLIM荧光寿命测量TDC
1ps超高分辨率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器(TCSPC)
1064nm紧凑纳秒激光器-Q1(<0.5W, 10-45mJ,10-50Hz)
共聚焦拉曼成像系统 XperRAM C
470-700nm激光泵浦白光光源
宽场荧光显微镜校准片-集成功率计
结构光显微镜校准片-集成功率计
荧光显微镜滤光片和滤光片组
、量子信息、荧光和拉曼光谱学等领域,特别是量子信息计数和微光探测技术很关键的器件之一。目前,可用的单光子探测器件有:光电倍增管(PMT),工作在盖革模式下的雪崩光电二级管(APD)等。在400至900nm光波段,以硅APD为敏感元件的单光子探测器性能良好,暗计数小于25cps,量子效率在650nm附近可高达到70%。但由于带隙宽度的限制,硅APD对波长1微米以上的光没有响应。在近红外光波段(1100~1650nm),目前性能很好的是基于铟镓砷()APD的单光子探测器,其量子效率在1.55μm波长处能达约25%,暗计数约10^3cps左右。总体而言,不论光电倍增管还是基于APD的单光子探测器,其 ...
的结构。使用荧光或者反射光照明,能够在透明基底或电极上观察和定位特定的材料。全息光镊可以将许多具有新的物理或光学特性的材料组织在三维空间。潜在的应用是构建光子晶体带隙材料、制作生物或纳米尺度的电子元件以及在电极上沉积不同的材料以便测量他们的电学特性。2007 年,美国的科学家利用红外光形成的光镊在硅片上控制微粒的运动,他们通过选择合适厚度和掺杂浓度的硅片,使之透过红外光进而能够被CCD探测。这项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在液相中捕获粒子的瓶颈。若将全息光镊技术与之结合,则可以在特定的固体表面组装一些有意义的结构。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全息光镊发明之前,光镊技术主要侧重在单粒子的基础研究方面,全息光镊在对多粒 ...
元的光损伤和荧光团的光漂白。此外,传统显微镜仅限于对二维表面进行成像,而神经回路具有三维结构。深度扫描可用于构建3D图像,但速度非常慢,因为它通常通过以大约20 Hz的速率扫描物镜来实现。这不足以监测在一毫秒的时间尺度上发生的神经活动。对于光遗传学研究,需要能够在3D空间中动态和任意形成多个焦点的显微镜以监视和操纵发射模式,并且显微镜必须能够进行3D成像以捕获神经元电路的响应。在扫描双光子/三光子显微镜的激发路径中添加液晶空间光调制器(SLM),可以将激发源分成几百个独立的焦点,并以高达300 Hz的频率重新配置焦点的3D位置。因此,使用SLM可以传递光线,同时可激发多个3D位点的神经元,然后 ...
的干扰,常规荧光显微镜无法获得层析图像。三维结构光照明显微镜提高分辨率、获得层析图像的原理,就是利用特定结构的照明光来获得样品的高频信息,采用特定算法在横向和纵向上扩展样品频域信息的同时弥补凹陷带来的影响。饱和结构照明显微镜(SSIM)的原理法国OXXIUS多波长合束激光器应用在Nikon显微镜受激发射损耗显微(STED)在STED显微术中,有效荧光发光面积的减小是通过受激发射效应来实现的。一个典型的STED显微系统中需要两束照明光,其中一束为激发光,另外一束为损耗光。当激发光的照射使得其衍射斑范围内的荧光分子被激发,其中的 电子跃迁到激发态后,损耗光使得部分处于激发光斑外围的电子以受激发射的 ...
发光源5)集荧光成像、电致发光、光致发光、透射率、反射率成像等诸多功能于一体。参考文献:[1] Scheer R., Walter T., Schock H. W., Fearheiley M. L., Lewerenz H. J., CuInS2 based thin film solar cell with 10.2% efficiency,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63, (1993).[2] Suriakarthick R. et al., Photochemically deposited and post annealed copper indiu ...
曼/光电流/荧光/荧光寿命测量,为研究团队提供强有力的实验数据。韩国成均馆大学的 Si Young Lee教授在他的研究Large Work Function Modulation of Monolayer MoS2 by Ambient Gases中使用这套系统,研究了MoS2器件在不同环境气体下的工作效率,并最终制出部分钝化的新型半导体,其理想因子几乎为1,具有完美的电可逆性,并且通过光电流成像系统测得耗尽层宽度为~200nm,比体半导体窄了极多。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NANO杂志上(ACS Nano 2016,10,6,6100-6107)西班牙IMDEA-nanocientia的A ...
尤其是在利用荧光成像的活体细胞领域,比方说以前我们要观察直径大小有500nm左右的线粒体,还不会被200nm的衍射极限所影响,我们能分辨出线粒体发出的荧光成像。可是当观察线粒体中只有30nm大小的的核糖体时,想要观察它就必须突破衍射极限,否则就被线粒体的荧光掩盖了。但这又怎么能难到足智多谋的科学家呢,为了从某种意义上“突破衍射极限”,科学家发明了3种超分辨显微。第一种STED超分辨显微成像:分辨大小可达20nm~60nm的受激发射损耗,我们还是利用线粒体和核糖体来说明,只不过这个线粒体的直径改成200nm。而科学家的办法就是利用“遮挡”用一种只能给线粒体染上的荧光蛋白给200nm的线粒体染上, ...
细胞术可对经荧光染色或标记的肿瘤细胞进行测量和筛选,此方式常用的工具为流式细胞仪,但传统的流式细胞仪由于对精度的要求导致测试的时间长达24小时甚至更久,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式,即为光流控流式细胞术的技术,此技术分为光流控和流式细胞术两部分。什么是光流控技术?光流控作为一项将光学与微流控芯片相结合的新技术,可以将细胞操纵和光学检测等过程集合在一块芯片上完成,是一种细胞学实验技术。2019年 巴沙尔·哈姆扎等人首先将光流控系统应用于实验,以30ml/min的速度从小鼠体内抽取血液并利用微流控芯片对血液中CTCs进行检测与筛选。能够较为快速地检测分离出CTCs,并可将得到的CTCs进行后续 ...
测技术:光致荧光法(PL)、锁相热图法(LIT)、电致荧光法(EL)。光致发光法(PL):当发光材料被光源照射时,它可以从中获得能量,当获得的能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被激发,这样就会发出荧光,这种现象就叫做光致荧光。PL法利用了晶体硅片的激发能级的差异性来实现的,当太阳能电池中的材料受到激发光源照射一段时间后,能级就会发生跃迁,同时也伴随着散发出一定量的红外光。由于缺陷部位与正常部位的激发能级和导电率都不相同,因此激发出的荧光强度也不同,缺陷部位辐射的荧光强度要弱一些,只要利用图像采集设备对发出的荧光进行采集就可以根据亮度差异找出缺陷。锁相热图法(LIT):当对处于暗盒中的太阳能电池施加一个脉 ...
小,会出现强荧光背景,这进一步证明了插层的强掺杂效应.当去掉施加电压,表面石墨烯显示出与原始样品相似的拉曼光谱(图四c),也就是说插层过程是可逆的.05 方块电阻测试多层石墨烯在插层偏压下的方块电阻也通过四点电阻率法进行测量(图五a).石墨烯层之间得弱范德华力使离子液体的阴离子/阳离子在电压偏置下插入层中.结果,石墨烯上的电荷密度显着增加,并且多层石墨烯的薄层电阻从低于2 V的11Ω/□急剧下降至高于3.5V的4Ω/□(图5b),这与拉曼测试结果一致.在2 V以下的电压下,离子积聚在石墨烯-离子液体界面,而2 V以上的离子则插入到表面石墨烯层上.但是,发射率也可以在2 V以下进行调制(图二c) ...
或 投递简历至: hr@aunion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