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表征超短激光脉冲(本文译自Characterizing ultrashort laser pulses with second harmonic dispersion scans,Ivan Sytcevich, Chen Guo, Sara Mikaelsson, Jan Vogelsang, Anne-Lise Viotti, Benjamín Alonso, Rosa Romero, Paulo T. Guerreiro, Anne L’Huillier, Helder Crespo, Miguel Miranda, and Cord L. Arnold)1.介绍超短激光脉冲已成为众多科 ...
据被编码到激光脉冲的光谱中。为了控制宽带SHG 过程实现的变换,脉冲频谱的一部分用作可训练参数(橙色)。物理计算结果是从 χ(2) 介质中产生的蓝色(约 390nm)脉冲的光谱中获得的。b,为了构建深度PNN,SHG变换的输出用作后续SHG变换的输入,且各自具有独立的可训练参数。c, d, 在训练 SHG-PNN后,它以 93% 的准确率对测试元音进行分类。c,测试集上 PNN 的混淆矩阵。d,最终层输出光谱的代表性示例,显示了SHG-PNN的预测。图 3:物理感知训练(PAT)。a,PAT是一种混合原位 - 计算机算法,用于应用反向传播来训练可控的物理参数,以便物理系统即使在存在建模错误和物 ...
开启。使用激光脉冲时,虚拟状态寿命由脉冲持续时间决定。直观上,第一个光子诱导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虚拟态,第二个光子诱导跃迁到激发态。双光子吸收过程在多光子光学显微镜和多光子光学光刻中至关重要,这两种应用都已商业化多年。多光子光学光刻已成为制造从纳米级到微米级的三维(3D)结构的成熟方法。在3D光学光刻(也称为直接激光写入或 3D 激光纳米打印)中,双光子吸收导致光引发剂跃迁率的缩放,因此曝光剂量与光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至关重要的是,这种二次非线性抑制了衍射极限激光焦点不可避免的横向和轴向拖尾,从而保证了沿所有三个空间方向的激发和后续化学反应的关键浓度。重要的是,没有额外非线性的单光子吸收不能从根本上 ...
集最终受到激光脉冲率的限制。空间激发多路复用改进了三维采样,但广泛的多路复用通过背景荧光的积累降低了信噪比(SNR),并加剧了大脑发热。虽然随机存取多光子显微镜允许在三个维度上快速光学访问神经元目标,但该方法在记录行为动物(behaving animals)时受到运动伪影的挑战。随机存取多光子(random-access multiphoton, RAMP)显微镜以不连续的三维栅格扫描中的一系列不相交的感兴趣点 (POI) 为目标,从而截断空间采样以在时域中加速采样。三维RAMP显微镜已使用声光偏转器(acousto-optic deflector, AOD) 实现,它通过扫描光束的倾斜和离焦 ...
下将近红外激光脉冲压缩40倍,产生4.6fs、20 μJ 的脉冲(~2 周期,~4 GW 峰值功率),中心波长在600nm附近。作者:R. Piccoli,J. M. Brown ... L. Razzari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6-021-00888-73 快报标题:双光梳高光谱数字全息简介:由两个重复频率略有不同的频率梳和无透镜相机传感器组成的干涉仪构成双光梳数字全息,可实现具有高时间相干性的高频率复用全息。作者:Edoardo Vicentini ,Zhenhai Wang...Nathalie Picqué原文链接: ht ...
电路中传播的光脉冲幅度,从而实现多层ONN,见图1d。每一层ONN由OIU和ONU组成。原则上,ONN可以完全在光域中实现任意深度和维度的ANN。(2) OIU实现。由于一个一般的实值矩阵(M)可以通过奇异值分解(SVD)分解为 M=UΣV†,其中U是一个m×m酉矩阵,Σ是一个m×n的矩形对角矩阵(对角线上为非负实数),V†是n×n酉矩阵V的复共轭。任何酉变换U,V† 都可以用光学分束器和移相器实现,Σ可以使用光衰减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光放大材料,如半导体或染料)。 以上述方式实现的酉矩阵的矩阵乘法原则上无功耗(ANN计算主要涉及矩阵乘积,因此,ONN架构具有极高的能效)。具体实现:构建一个两 ...
解为两个相干光脉冲序列,它们的重复频率有轻微的偏移。自问世以来,双光梳光源及其应用一直一个重要研究课题[5]。双光梳光源与早期用于泵浦探测测量的激光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利用两种不同重复频率对超快现象进行采样的想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通过等效时间采样概念的演示进行了探索[6,7]。在这种情况下,通过frep/的因子,超快动态过程在时域中被缩小到更慢的等效时间。这里frep是采样频率,是采样频率与激发重频的差值。这个概念很快通过一对相互稳定的锁模激光器实现,通常被称为异步光采样(ASOPS)[8]。双光梳方法和ASOPS激光系统的一个显著区别是两个脉冲序列锁在一起的相位和定时的精度 ...
、高能量的激光脉冲。虽然这些是搭建 MPLSM 系统的基本方面,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讨论通过使用激光的光栅扫描焦斑来构建图像的过程。在本节中,我们将简要描述图像构建过程(第 5.1 节)并概述激光扫描的基本原理(第 5.2 节)。然后简要讨论旁轴系统设计的局限性(第 5.3 节)。我们还将讨论使用计算机辅助光学设计来优化扫描时聚焦脉冲的空间特性(第5.4 和 5.5 节),以及如何改进FOV 和场曲(第 5.3a 和 5.5 节)。最后,我们将讨论扩展到涵盖提高数据采集率的多焦点方法(第 5.4 节)。5.1 MPLSM系统的图像构建如第 2 节所述,MPLSM 与其他成像方式相比的一个显着优 ...
散,当飞秒激光脉冲穿过显微镜的玻璃·M 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证明色散的影响,我们考虑具有高斯时间分布的“前向移动”超短脉冲,其持续时间为τ,为时间强度分布的半高全宽。时间分布写为:其中,形状因子: 对方程(3)进行傅里叶变化,得到正频谱: 方程 (5) 经系统传播,通过将其乘以谱相位(频域中的电场相位)的指数,得到:方程(6)中相位可以由泰勒级数展开,从而解出每一项的贡献(原文公式如此): 方程(8)中的一阶项 ϕ0为常数,不影响脉冲形状,仅引入时间延迟。所有的高阶项,ϕ1,ϕ2..., 取决于ω并且会影响脉冲传播和形状。ϕ1称为群延迟 (GD)。ϕ2称为群时延色散 (GDD)。高阶 ...
质与高强度激光脉冲相互作用时,会产生一个波长为激发光波长二分之一的光子,可以很容易的分离和检测,就像荧光一样。二次谐波生成已经在纤维状结构,如横纹肌、大脑苔藓纤维中的微管和结缔组织。)(2)通过完全控制激发光在光纤端头的偏振态和空间分布,实现了偏振分辨的二次谐波生成成像。偏振分辨二次谐波生成成像依赖于用偏振态变化的激发光去探测二阶非线性极化率张量。二阶非线性极化率张量取决于样品的组成、手性和结构组织(例如局部原纤维取向),因此偏振响应使得我们可以探测这些特性。关键的是,这种技术需要控制内窥镜输出光的偏振态。原理解析:用1040nm的飞秒激光器作为激发源,通过梯度折射率多模光纤(包层直径125u ...
或 投递简历至: hr@aunion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