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全部
-to-2f干涉检测到的载波包络零频f0实验结果,得到自由运行下f0中心频率为581 MHz,线宽< 200 kHz,对应相位噪声107rad [100 Hz- 5 MHz]。鉴于PZT腔长的变化对f0影响很小,这里用泵浦电流对其进行稳定。误差信号经滤波、数字乘法器(60倍)产生一个9.657MHz的信号,然后被稳定到主参考射频发生器使用相位鉴别器和反馈到激光器泵浦电流上。相干锁定后,残余相位为145mrad,对应8.7 rad [100 Hz- 5 MHz]。图2b给出了实际f0计算得到的相位噪声,表明基于泵浦电流稳定受到伺服-泵浦8.5 kHz的限制。3.结论以上实验表明,得益于利用 ...
测速以及外差干涉检测方面也有着许多的应用。 ...
。3 F-P干涉检测技术:基于多光束干涉原理的F-P干涉仪具有干涉条纹细锐,衬托对比度高等特点,在高分辨率测量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法一珀干涉仪输出的信号特征为狭窄的谐振峰,其腔长度变化每变化半波长,峰值光强出现一次。谐振峰的宽度可小至光波长的千分之一。 通常F-P腔测量位移的原理即频率追踪,如下图所示。通过将可调激光器的频率锁定到F-P干涉仪的的谐振频率上,将干涉仪的位移测量转换为频率变化的测量。当F-P腔长在变化时,其谐振峰的频率也在发生变化,若将可调激光器的频率锁定在干涉仪的某一谐振模式N上,则其腔长变化量与频率变化量之间的关系为dl=- L/f df,这样,通过测量初始腔长,初始频率和频率 ...
关重要。原子干涉检测提供高精度和可扩展技术能够更敏感地检测诸如更小的尺寸和更大深度等特征。许多原子光学应用倾向于使用高激光功率,同时保持窄线宽和高空间光束质量。例如,在利用冷原子干涉测量中,从1560nm源生成780nm(SHG)用于铷原子的磁光捕获(MOT),如重力测量和原子钟。[1]在这些应用中,现成商用(COTS)激光器在1560nm波长上可以高转换效率倍频到780nm,在波导解决方案中已经展示了高达70%的的转换效率[2]。将商用泵浦激光器组件与倍频晶体相结合,可以经济地生成支持铷原子捕获所需的功率和窄线宽的780nm激光。图2:六个方向的激光用来冷却原子(图片来源:图片来源:http ...
或 投递简历至: hr@aunion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