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全部
置臂的非对称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型腔的量子级联激光器宽单模调谐量子级联(QC)激光器是一种强大而紧凑的半导体光源。在中红外波段,它们是目前分子传感中基于吸收的光谱系统中非常有利的光源。由于这些系统利用了不同气体分子的强而窄的吸收线,它们要求QC激光器在单模下工作,并且是连续的,广泛可调的。研究并实现了实现波长选择性和可调性的不同方法。直到zui近,大多数QC激光器的单模操作已经通过在常规Fabry-Perot QC激光器的顶部合并周期性光栅实现,例如分布式反馈光栅或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然而,需要在波长尺度上精确的周期结构需要更复杂的制造步骤(例如,电子束光刻),通常导致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产量。机 ...
6个可编程的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组成的可编程纳米光子处理器(programmable nanophotonic processor, PNP)实现。每一个MZI包含在两个50%倏逝波定向耦合器之间的热-光移相器(θ),随后是另一个移相器(φ),见图2c、d。如图2a、b,激光耦合进OIU单元完成矩阵变换,随后被光电二极管阵列探测,然后被计算机读取并模拟非线性激活函数,激光重新注入OIU执行下一层(两个OIU完成一次奇异值分解)。(2) 片上训练。通常,神经网络的参数使用梯度下降的方法训练得到,在计算机上,常见的方式是使用反向传播方法计算梯度,这个过程非常耗时。在ONN上使用前向传播和有 ...
子技术中使用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MZI)可以实现给定维度的任意空间线性光学函数。当前不足:如空间模式转换器、线性光学量子计算门以及用于通信和其它应用的任意线性光学处理器这样的光学函数,可以在硅光子技术中使用MZI网格(mesh)来实现,但性能受到不能实现理想的50:50分割的分束器的限制。文章创新点:基于此,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avid A. B. Miller提出了一种新的架构和一种新颖的自我调整方法,可以自动补偿从85∶15到15∶85之间由于不完美制造产生的非理想分光比,并能够大规模制造用于各种复杂和精确线性光学函数。原理解析:(1 ...
诀在于其中的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并使用声光器件来执行拍频激发多路复用。如上图a所示,MZI一路的光通过声光偏转器(AODF)产生频移(带宽为100MHz),由射频频率梳驱动,相位经过设计以zui小化峰值-平均功率比。AODF产生多个偏转光(+1级衍射光),包含一系列的偏转角度和频率偏移。MZI干涉仪第二路光通过声光移频器(AOFS),该移频器由单个射频频率驱动,提供本振(LO)光束。使用柱面透镜来匹配LO光束与射频梳光束的发散角。在MZI干涉仪输出的位置,两束光通过分束器合并聚焦到样品的一条水平线上,将频率偏移映射到空间。荧光在由干涉仪两路的差频所定义的各个拍频下被激发。样品中的荧光 ...
、微环结构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耦合环结构(MZICR)分别如图1(A) -1 (c)所示,是三种不同的器件结构,用于电光电场传感器。所有的结构都是通过将器件蚀刻到与石英衬底结合的TFLN中来制造的,该衬底与集成光子芯片通过光纤耦合,该芯片具有光栅耦合器,可以将光纤中的光耦合到芯片上的亚微米铌酸锂光波导上。图1所示。(a)马赫-曾德电磁场传感器原理图,(b)微环谐振器传感器,(c)马赫-曾德干涉仪耦合微环谐振器原理图。对于Mach-Zehnder器件结构,耦合光使用1×2多模干涉(MMI)耦合器装置在Mach-Zehnder干涉仪的两臂之间进行分割。Mach-Zehnder干涉仪的一个臂被极化以 ...
Hz)平行于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的两个臂,平行于光探测波(波矢kopt)。太赫兹波电场方向平行于由MZI的两个臂形成的平面。(b)测量时,将有效面积≈10µm(臂距)× 600µm(臂长)的薄膜铌酸锂电光(EO)太赫兹波传感器芯片放置在太赫兹辐射束旁边或附近。束径> 1mm的太赫兹辐射束示意图为圆柱体。此图未按比例绘制。所述光纤垂直于电光传感器芯片的表面平面。集成光栅将光探针激光器光与光波导耦合。(c)绝缘熔融石英薄膜铌酸锂波导的截面示意图。LiNO3晶体取向为x切割(平面内异常轴(e)),太赫兹电场平行于LiNO3的异常轴。光波以TE模式在波导中传播,具有平面内的光电场(未绘制 ...
5dB。两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设备经过测试,测量的光学插入损耗分别为17dB和14dB。射频信号发生器(Agilent 8257D)用于生成1-20GHz之间的频率,Max输出功率为14dBm(25mw)。偏置-T(Anritsu K250)用于将直流偏置应用于射频信号。射频信号被送入一个射频放大器(Mini Circuits ZVA-213-S+),增益为26dB(P1dB = 24dBm)。在频率依赖性测量期间应用增益平坦化,以保持在1-20GHz范围内恒定的20dBm(100mw)输出功率。射频信号通过一个微探针(Form-Factor/Cascade ACP40-LGSG-1 ...
重力仪采用了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结构,用物质波替代了光波,具有更高的相位敏感度。通过拉曼脉冲序列(π/2-π-π/2)实现冷原子的相干操控,分别发生分束、反射和合束,实现物质波干涉。图1 拉曼光脉冲原子干涉仪原理示意图下图所示的是当前应用广泛的自由下落式冷原子重力仪方案。2D MOT中得到的冷原子源被传输至3D MOT中,将原子进一步冷却至微开(μK)量级。随着3D MOT磁场和冷却激光的关闭,原子被释放并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上方发射的拉曼脉冲序列,经过原子的选态、干涉和探测后,从干涉条纹推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微小变化。图2 冷原子重力仪示意图Gravity sensing: ...
或 投递简历至: hr@auniontech.com